时间:2022-12-23 13:38:57 | 浏览:42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几个月前,我去朋友家。
看到她新装修的茶室,还有那张红木茶桌,以及上面配备的全都是最新款的器具。
心里不免流露出这样的想法:果然是有钱任性,刚开始学茶,就直接搬了个顶配茶室回来。
啧啧,朋友简直是“壕”无人性。
入座以后,村姑陈递上一泡白毫银针。
大概也只有这种等级的白茶,才能让她满意了。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朋友说:“我能不能多闷一会儿?白毫银针出汤太快,跟洗茶没区别,味道太淡了。”
我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个提议。
怎么可能淡呢?你先快出水试试。
果然,一喝,对面就露出了惊为天茶的表情。
很难想象,朋友以前都经历了什么劣质茶,快出水后的茶汤,竟然像洗茶。
看来,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未必是件好事。
还是赶紧捂紧自己的钱包,别再被人当韭菜给割了。
《2》
白毫银针快出水,等同于洗茶?
当然不对。
不仅仅是泡白毫银针,泡其它白茶时,也需要坚持快出水。
或许还有茶友不理解,什么叫“快出水”,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快出水,指的是泡茶时,从注水开始计算,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整个过程用时7-8秒。
基本上,注水结束后,就要立刻合盖,端起盖碗出汤,不能犹豫。
让碗里的茶汤,如瀑布状倾泻而出,最终一滴不剩地倒进公道杯里。
有一些茶友,曲解了快出水的含义。
还以为是注水之后,要坐杯几秒后再出汤。
然而,如果让沸水长时间地停留在盖碗里,5秒、7秒,甚至超过10秒,那这杯茶就凶多吉少了。
浙大的王教授曾经说过,茶叶中的三大物质,茶氨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它们的释放速度是不同的。
茶氨酸,主鲜爽味。
茶多酚,主涩味。
咖啡碱,主苦味。
就像一场赛跑,当沸水接触到干茶的瞬间,就打响了发令枪。
如果把这看作是比赛,茶多酚和咖啡碱的速度,远快于茶氨酸。
所以,闷泡的时间越久,茶多酚和咖啡碱释放的量也就越多。
大量的苦涩物质,不受控制地汇集到茶汤中。
如此一来,喝起来就带有明显的刺激感、苦涩感,显得汤水很浓酽。
并且,这样的浓茶,对于有痛风困扰的朋友,很不友好,有加重症状的风险。
因此,要想泡出来的茶汤好喝,有益身体,内含物质的分配上,必定是茶氨酸含量更高,而茶多酚和咖啡碱更少。
只要避免在前几冲里,让水长时间地浸润茶叶。
那么,就可以阻止茶多酚和咖啡碱的过量释放,同时让丰沛的茶氨酸,完美地呈现出鲜爽清甜的风味。
相比之下,快出水泡出来的茶汤,三大物质更加均衡。
口感清新淡雅,鲜爽甜润,各类物质都是比例适当的,不超标的。
《3》
为什么有人认为,白毫银针快出水没味道?
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是买到的白茶品质太差了。
内质匮乏,意味着可浸出的滋味物质少。
冲泡的时候,若是没有刻意闷泡,延长茶叶在沸水中的浸泡时间,自然会觉得汤水寡淡,没有层次。
提到“寡淡”,村姑陈不得不跑个题。
茶圈中,有很多形容词。
什么清淡、寡淡、淡雅、平淡等词汇,在老茶客看来,是泾渭分明的。
但在新茶友看来,很容易误认为是同义词。
比如,先前就有茶友把我们家的白茶,形容为寡淡。
后来客服妹子回访后才明白,对方的意思,应该是说白茶清淡。
清淡,是用来形容一种风格,清新淡雅,素洁淳朴。
寡淡,则是用来形容一个东西空洞无物。
正如劣质白茶的茶汤,出汤时间太快,就跟白开水没什么区别。
本就有限的内质,在短短几秒钟内,根本就还来不及释放出来,导致汤水又寡又淡。
当然,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闷泡。
使劲地闷泡,暴力地闷泡,也能让一款内质少的白茶,勉强泡出茶叶的味道。
只要给足时间,10秒不够,就20秒,30秒,甚至1分钟。
总之,超长时间的闷泡,总归能让它变得稍微正常一些。
这也是为什么,频繁有茶掌柜提到“闷泡”白茶。
按照他们的意思,白茶这种茶类,工艺太天然了,味道清淡,必须要闷泡才有滋味。
殊不知,这是为了掩盖缺点。
但也从侧面自曝其短了,言下之意是在说,我的白茶没什么内容物,各位顾客买回去多闷一闷,闷久一点就会有茶味了。
其实,真正好的白茶,根本就不需要闷泡,至少前5冲是一定要快出水的。
等到香气滋味渐渐落下去了,再稍微延长几秒时间出汤,依然能回归巅峰状态。
有一部分茶友,因为遇人不淑,喝这种内质空洞的白茶,时间太久了。
久而久之,就习惯了闷泡法。
若哪天喝到了真正的高山白茶,依然闷泡,估计会被重口味的味道吓到。
甚至还会以为,这款茶的品质不好,闷了容易苦。
一转头,又跑回去喝不闷没味道,长久闷也不苦涩的“好茶”了。
《4》
第二点,是很多人喝不懂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最能代表白茶的一种品类。
不管是闻香还是喝汤,都把白茶“鲜、香、醇、爽”的风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能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还是少数。
在刻板印象中,还停留在“不苦不涩非好茶”的观念里。
尤其是老一辈,在喝茶十几年,或者超过二十年的茶客眼中,茶味越浓烈、越刺激、越霸道,才好喝。
反之,像白毫银针这种,以鲜爽感著称的白茶,在他们看来,便是太淡了。
实际上,现在的喝茶观念早就发生了改变。
过去,喝茶还不像如今这般讲究,泡茶更是随意。
村姑陈从小看着外公喝茶,早上上班之前,往他那只容量有足足1升的保温杯里,抓一把茶叶,再注入开水。
装满以后,就拎着出门。
那里面的茶,差不多够外公喝一个上午。
几个案件谈完了,再去开水房里继续加水,又能喝一个下午。
在几十年的保温杯闷泡下,外公的味蕾,早就被浓茶刺激得不再敏感了。
只有更苦更涩更浓的茶,才能满足他的喜好。
但是,事实证明,还是淡茶更养人。
白茶不炒不揉不杀青的天然工艺,让它尽可能多地保留下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并且,因为没有杀青,体内茶多酚不断转化,渐渐降低到正常人都能接受的水平,而不会过量。
即便是胃弱的朋友,也可以喝白茶。
如今,许多茶友都发现了一个规律。
似乎越贵的、越高端的茶叶,口感就越淡。
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浓非厚,淡非薄。
白毫银针的口感,虽然称不上浓,但却能感受到茶汤饱满,内质丰厚,鲜爽淳和。
而有一些茶,经过闷泡以后,可以把它泡得很浓。
但喝起来,仍然觉得单薄,就像是在喝黄连水一样,丝毫没有白茶该有的鲜香醇爽,香清甘活。
《5》
白茶的复兴,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以前,很多人都在找味道重,喝起来刺激的茶。
认为只有那样,才是好茶。
结果,工艺简单的白茶,表现出了与其它茶类不一样的特点。
香气纯净,汤水空灵,一喝就知道,这是最天然,最接近茶叶本身的味道。
白茶既没有重度发酵,也没有多余的人工干预。
那么,怎么可能会味道重呢?
强“茶”所难,不仁道啊!
今年的白毫银针,一年的白毫银针,三年的白毫银针,香气会变吗?
白马非马,白毫银针非白毫银针,真正的白毫银针是不舍得抽针的
白毫银针的新茶花香、毫香,那老白毫银针的香气是以花香为主的?
什么?冲泡白茶时,新白毫银针投茶8克,老白毫银针投茶5克?
白毫银针可以真空保存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大红袍名气高,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很多路人级茶客容易将大红袍认成红茶,起因有很多。有人是被茶名误导。大红袍的名字里带有“红”字,怎么就不是红茶?有人是被香气所惑。哎,大红袍闻起来
银针竞秀绿映红——近观怀化茶行业记者 杨林斌夜幕降临,各家茶室虚位以待。(杨林斌 摄)听大佬摆“茶”谱知道杨卫东的茗中鹤牌“舞水银针”“舞水毛尖”属“怀化特产茶”中的高端茶代表之一,并被选为“第二届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论坛指定用茶”,还荣膺第六
话说在明朝天启年间,安徽桐城名士孙大廉,因诗文道德,被朝廷征为孝廉。这一年正逢朝廷乡试,全安徽的秀才孝廉,都到省城参加考试。孙大廉因文章盖一郡,自认为考个举人是手拿把掐,不在话下。到了考试前一天,大廉忽然生病,头脑昏沉,浑身疼痛,无法考试,
在许多古装剧里,经常会有这么一个桥段:吃饭前会用银针插入食物中,若银针前端泛黑就表明食物被人下毒。在真实历史中,古人把银制成器皿,或剪成大小不等的银块用作日常交易的货币。那古人使用银针来验毒,到底靠不靠谱呢?中国应当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为钟
熟悉白茶的茶友都知道,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它们原料不同,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尤以白毫银针最为珍贵,其茶身满披白毫,如松针一般,价格也要比其它白茶高出许多。那么,白毫银针为什么这么贵呢?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1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李凌峰)针灸,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问·
部分参考文献:1.《洗冤集录译注》 南宋 宋慈 上海古籍出版社2.《清末四大奇案》 张军 重庆出版社3.《光绪之死大揭秘》 陈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唐明皇李隆基》 左云霖 河北教育出版社——END——监制/饿发 撰写/美玉 绘制/罐运
来源|都市现场原创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青春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是,有时候又比较懵懂。8月24日,江西上饶的徐女士带着11岁的儿子来到江西省儿童医院,让医生没想到的,是徐女士儿子竟然把一枚针灸针插进了尿道口。经过紧急手术,这根8厘米长的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看直播时,听到这样的介绍。“买白毫银针,也不是看白毫越多越好,毫毛多茶汤会浑浊,毫毛少的汤水更清甜透亮。”听完后,感慨良多,这番话肯定不能轻信。道理很简单,毫浑≠汤浑。泡白毫银
金华为患者号脉。 阿拉尔医院供图中新网新疆阿拉尔8月2日电 (王勇)“金大夫,真的谢谢您,现在我妹妹的情况好多了。”近日,耿女士拉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金华的手如是说。耿女士的妹妹一直被癫狂症所折磨,这些年四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