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14:18:47 | 浏览:57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表姐去折多山了。
海拔4298米。
发回来的照片,羡煞李麻花。
当老师就是有这个好处,一年两个带薪假期,可以什么活都不干,闲着发呆,当个米虫,或者四处游历,穿着棉布碎花长裙。
当年,我妈妈的理想,就是叫我当个老师,工作轻松,收入稳定,职业受人尊敬,还好嫁。
谁知道后来,我自由生长,成了如今这棵歪脖子树。
而麻花李大姑娘的理想,就是当个背包客。
在川美的时候,她们宿舍的女生就把周边的景点都玩遍了,扎着两条粗壮的麻花辫,去拍船工号子,裙子有一半拖到江里,站起来的时候连鞋子也是湿的。
要论为工作献身的精神,李麻花排第二,就没有人排第一。
彼时她们还在画室里烤红薯,烤土豆,烤核桃,画到一半的,熟香满屋,人体模特披上衣服坐过来,大家一起吃。
离开重庆之前,李麻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川西的那些少数民族景点都去一次,穿着吉普赛式的长裙,戴了满脖子的红珊瑚绿松石琥珀项链,去草原上骑马。
然后邂逅一个像仓央嘉措一般的男子,有明亮的双眼,有细腻的情愫,能给她写朦胧的诗。
这样的人当然没遇上,不过李麻花后来迷上了自己写的诗。
动不动就送我一首。
当然,至今,没有一首能看懂她想表达什么。
《2》
没有当成老师,当个自由职业者也不错。
不必等两个假期,随时就能给自己放假,只要乐意;
没有当成背包客,当个茶客也不错。
上茶山也能梳麻花辫穿长裙,戴上叮叮当当的首饰,红珊瑚挂脖子嫌重,镶成发钗插头上也行。
正如今天,有茶友来问,说白毫银针有点小贵,还有没有可选择的茶?
我理所当然地推了“牡丹王”给他。
牡丹王生在白毫银针的末期,初生的牡丹王跟白毫银针尾期针,是同时期的产物,拥有类似的资源,在养分积累上,有共通之处。
甚至,有一些生长发育状态极好的茶树上,所生长出来的牡丹王,其芽头还能粗肥过瘦弱茶树上生出来的尾期白毫银针。
这种情况大约有三成左右,虽然不多,但也是难能可贵了。
尤其,一些树龄在四五十年的老白茶树,相比一些三五年的新白茶树,老树上的牡丹王毫心肥壮,超过年轻茶树上的瘦长银针,也是极常见的情况。
所以,如果喝白毫银针嫌贵了些,超出了自己的预算指标;或者初喝白茶,不必直上云霄去染指白毫银针,那喝次一等级的牡丹王,便是最好的折衷方式。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娶不到宝钗,娶宝琴也是极好的——都是薜家的门风和基因,一脉相承的家族传统,性格投契的堂姐妹之间,温良恭俭让品格不会差到哪里去。
《3》
牡丹王,在白茶等级体系里,是略次于白毫银针的存在。
每年春天,白茶树开始发芽。
它最早发出来的芽头,采下来,是白毫银针,如果要具体细分,前三四天采下来的银针,属于白毫银针最plus的等级——头采米针。
余下七八天采下来的银针,统称白毫银针。
其中,芽头肥壮一些的,定为特级白毫银针;普通的银针,定为一级白毫银针。
再过两天,银针到了快结束的时候了,此时,有一些发育良好的枝条,其端头上所生发的银针,由于没来得及采摘,随着气温的升高,它们“开芯”了,就变成了牡丹王。
所谓的“开芯”,并不是心情愉快的意思,而是指白茶的芽心,开了——在芽头的一侧或者两侧,各自伸展出一片叶片或者叶瓣来——远远望过去,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的样子。
开芯的白毫银针,不再属于银针的等级,它的管辖权,划给了白牡丹。
但由于它的外形,极近银针,它便有了独立于白牡丹之上的另外一个尊贵的名字:牡丹王。
白牡丹当中的王者。
霸气。
《4》
正常情况下,牡丹王的等级,是略次于白毫银针的。
何解?
白毫银针,芽头肥壮,芽头由5-7层笋壳状的结构组成,每一层笋壳状的组织,它的外层都密布着白色的茸毛,故而冲泡白毫银针的时候,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公道杯里,白毫密密麻麻浮游其中。
这些白毫,是白茶当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储存器。
一款白茶,白毫越多,则其含有的有益物质越多,喝起来汤水越发淳和稠滑,越发地绵柔细嫩。
像丝缎拂过舌面,那种轻柔的触感。
而牡丹王,由于有一片到两片笋壳状的结构开了花,变成了衬托芽头的叶片,它的芽头的层数,便减少了一到两层。
银针是5-7层,牡丹王的芽头估计便只有3-5层。
层数少了,茸毛便也少了,营养物质当然也少了,沸水冲泡之后,茶汤喝起来,便缺了那稠滑淳厚之韵。
茶汤迎光一照,里面浮游的白毫,也少了些许。
故而,牡丹王在等级的评定,以及养分的含量上,都是次于白毫银针的。
在定价上,白毫银针的价格,理所当然地,高于牡丹王。
《5》
然而,请列位看官切记,这世界上的事,并无绝对。
并非所有的牡丹王,在口感,在香气,在营养价值上,都低于白毫银针。
在牡丹王队伍中,有特例。在白毫银针队伍中,也有特例。
白茶树,是小乔木,它亦有老嫩之分,如同水仙一般。
太姥山上,有一些荒野茶树,它的树龄,超过了一个世纪。
当然还有更老的,但太老,便生发不动,采不动了,即使强行采下,做出来的茶香气也极度淡薄,故不能再做茶,处于退居二线状态。
(某地称自己有五六百年的老白茶树尚可采摘,其实可以申请碳-14测定,虽然碳-14的误差在百年左右,但不至于从几十年误差到五六百年之巨。故测一测,还是能证明清楚的。)
在目前能做茶的老白茶树里,百年左右,百年以上的,居多。
这些茶树,虽已经百年,但身强力壮,于茶树而言,正是壮年,年富力强的时候。
除此之外,太姥山上还有许多许多的台地白茶树,树龄在30-50年间,小部分甚至更长。
这些茶树,木质层厚实,皮层厚实粗壮,韧皮纤维富有弹性,对于从根部输送养分,是信手拈来的。
并且,上述组织的粗壮肥硕,可以令茶汤增加许多的稠度,滑度和浆感,让汤感饱满丰腴、内含物质丰富。
这种上年纪的老茶树,它所生长出来的牡丹王,品质是极佳的,喝上去,汤感稠滑,醇厚软糯。
而近些年来,有许多的茶农,把自己家原来种黄栀子的茶地,原来种别的植物的茶地,纷纷清理干净,改种上了白茶。
这些白茶树,老则五六岁,轻则两三岁,树龄尚幼,三年以上也可以采摘,但做成的茶,毕竟清稀薄淡一些,跟几十年的老茶树,没办法相比。
树干就没那么粗壮,何来稠滑的汤感与馥郁悠长的香气呢?
小孩子跟成年人相比,不是没得比么?
故而,老茶树的牡丹王,是胜过年轻茶树的白毫银针的。
这一点,对比着喝过,才知道。
《6》
白毫银针,高于牡丹王。
老茶树,高于年轻茶树。
老茶树的牡丹王,高于年轻茶树的白毫银针。
这是一个论资排辈的社会,人是,茶也是。
如果不愿意选择喝白毫银针,那喝牡丹王,甚至,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若你选中的是一款老茶树上生出来的牡丹王的话。
那就是捡到宝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