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14:23:44 | 浏览:438
上一篇中,西奇妹写了雍正帝“主动服毒”(服食丹药),这一篇科普就来说说古人的“银针试毒”究竟是什么原理?真实的古人又是如何防止中毒的?
▲剧照:古人中毒。
每每看到电视剧中的后宫女子们,头上都簪个银发簪,在皇帝们开吃前必先大喝一声——且慢!请让臣妾试毒!随后一顿操作猛于虎,银针果然发黑,皇帝拿下恶人。
小妹对于这样的桥段,只想叹气。为什么呢?
▲剧照:古人银针试毒。
其实古人的“非正常死亡”手段非常有限,比如用刑、服毒。
单就与今日主题相关的服毒来说,粗粗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有毒的植物,比如:乌头、钩吻、见血封喉、断肠草等。
第二类是有毒的动物,比如:毒蛇、蜘蛛、蝎子、毒蜂等。
第三类是有毒的矿物,比如:铅丹、砒霜、水银等。
▲剧照:古人银针试毒。
其中动植物毒吃是不太吃得死的,吃完基本就是上吐下泻,只不过严重的时候肝肿尿血可能也得病上个一年半载才能转好。但国人一向谨慎,“吃东西中毒”这个观念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是根深蒂固的,“著名美食家”林语堂先生总结中国人对于活物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它是不是有毒?
那么,古人又为何笃定使用银针就能试出毒物来?
▲传说死于砒霜中毒的光绪帝。
其实啊,在古代用毒手段中,必死的,且我们听得最多的莫过于砒霜了,比如光绪皇帝就是死于砒霜中毒,雍正服食丹药也是死于砒霜中毒。砒霜,在古代也叫“鹤顶红”,说白了,它就是一种三氧化二坤聚合物,它的形态是白色粉末。但是!小妹划重点来了:古代的提纯技术你们也是懂的,驾驭化学超车失败的“砒霜”君,在古代呈现为一种红色粉末,因为与丹顶鹤头顶的颜色相同,故也被古人称为“鹤顶红”。(丹顶鹤:我真的没毒,我太难了!)
▲剧照:古人鹤顶红中毒。
而那些在提炼过程中跑进去诬陷丹顶鹤的红色杂质,其实是硫或硫化物,而硫或硫化物遇见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肉眼可见的“银针变黑”了。换句话说,将银针插入任何含有硫化物的物质中, 它都会发黑,比如——蛋黄。又比如你长期佩戴银饰,银饰表面会发黑。那么,你和蛋黄有毒?显然不。所以所谓银针试毒,只是测试物质中是否含有提炼砒霜时含有的杂质硫。如果换成了现代的高纯度砒霜,即使插入100根银针都不会变黑。所以银针试毒在古代可行,但很有局限性。
▲银针试毒到底有用吗?
▲剧照:古人银针试毒。
既然银针试毒并不靠谱,那么古代的皇帝们到底是如何防止中毒的呢?除了严格的法律规定(责任到人),制度规定(不食超期食品),还有一个比银针试毒灵验100倍的方法——专人试毒。皇帝在吃之前,先由身边的试毒人吃一口,没问题后,皇帝再开吃。
▲剧照:古人中毒。
古代各朝一般都会设置一个专门机构,类似清代的“内务府”,来负责打理皇帝的吃喝用度。而这个机构,在唐代被称为“尚食局”。西奇妹多年前去华清池参观时,在皇帝的星辰汤以西15米处,见一池子名曰“尚食汤”,这是唐玄宗李隆基为服侍他的尚食局官员所设的“澡堂子”,可想而知尚食局在当时的重要地位。一般来说,尚食局编制有12人,其中有正五品的“尚食”两人,这两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皇帝“试毒”(凡进食,先尝之)。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给西奇妹,发表你的想法。
-------------------------------------------------------
作者:西奇妹
本文由西奇博物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钟山川之灵禀,覆以时间之光共同造就太姥银针的美与珍贵/01/天地涵养,不负山海鼎白太姥银针,源于生态茶园,有隐隐青山,有澹澹云烟,薄雾缀绕,雨露滋养;揽山川之胜,育茶树之灵。循茶叶自然生发之律,以传统古法工艺制茶;每一颗芽头都流淌着山海妙韵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款2012年的一等奖白毫银针,7年光阴加持,使其陈香蜜韵尽显,又在2019年福州举办的第三届“收藏杯”老茶王争霸赛中(该比赛需5年以上的老茶方能参赛,光参赛的白毫银针就有600多款之多)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其品质之优秀不言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天气一冷,购物欲就上来了。人啊,跟松鼠也差不多。夏天的时候觉得什么也不想买,只想待在室内,喝茶,吹空调。秋天来了,又发现在寒冷瑟缩的天气,有很多值得做一做,值得花点时间的事情。
这个夏天最最火爆的就是宫廷剧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从小到大看的宫廷剧里面,都喜欢用银针试毒,只要银针变成了黑色,就说明这个东西有毒,这样做真的有用吗?到底是什么原理呢?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为了争宠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其中作为嫔妃最基本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热得地面几乎要烤焦的午后,坐在窗台边,喝一杯茶。李麻花翻柜子,翻出几泡早先包好的茶来。有白茶有岩茶有红茶,她问,喝哪个?这是我们的习惯,喝茶就像翻牌子,翻到谁就是谁。我看了看,
2020001期--- 春风一笑绿山冈,喜见银芽处处芳。兰指翻飞似蝶舞,采来云雾压千筐。(采茶)突如其来的疫情,安静了热闹的新年。这也是君君记忆中除了汶川地震最严重的一次灾难,与地震相比,新冠疫情更让人心里不安。虽然疫情严峻,但是每当看到那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小暑将至,暑热炎炎。今年夏天,冷泡茶再次成为茶圈热议话题。随意到网上一搜,能看到花式网红冷泡茶的做法。有的是调饮成水果茶。往冷泡茶里加入百香果、水蜜桃、荔枝等进行风味混搭。还有
黄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产量最稀少,产区也少,人们对于黄茶很陌生,而君山银针、鹿苑茶大部分人更是只闻其名,未识其味。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岛,宁乡大沩山,湖北的远安鹿苑等地也从唐朝也开始产茶并扬名。湖北鹿苑茶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岛上的君山银针,因其
4700多年前,茶文化开始在中国萌芽。货物交换的媒介,各国之间的贡品,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饮茶之风在古代开始盛行。到了唐代,“人家不可一日无茶”,成为当时茶文化的缩影,一大批名贵茶叶开始出现,其中君山银针被称为黄茶之中珍品,发展至今被
喝过君山银针的茶友,想必对其肥壮的芽头、嫩黄的色泽印象深刻。有着“金镶玉”之称的君山银针,如何辨别其品质的优劣呢?今天小编就从黄茶的制作工艺说起,教大家如何辨识君山银针的好坏。君山银针的冲泡方法1、温杯取开水壶,往透明玻璃杯中冲入约占杯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