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14:30:00 | 浏览:335
银是贵金属,在古代又一直被当作货币使用,可谓金属界的“高富帅”。然而光“外在美”还不够,人们开始陆续发现出银的“内在美”。
比如在网络上,总能见到这方面的说法:银制品可以改善水质。
再比如在各大景区,也经常会见到推销银制的工艺品,说法类似“一个人如果体质较弱、体内毒素较多的话,佩戴的银饰可能很快就会发黑”“经常佩戴纯银饰品,有助体内毒素排出”“喝了用银器泡的水,可以延年益寿”……
要想讨论这个问题,先得分清银单质、银离子和胶体银。
银单质就是我们常说的纯银。它是自然界最为稳定的物质之一,不与皮肤发生反应、不与血液发生反应、不与细胞发生反应,既不为人体供能,也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关于营养的权威书籍,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都没有提到它。
换句话说,银单质对人体无益、无害,其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验毒”了。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最常用的害人毒药就是砒霜(主要成分为As2O3)。
水浒传截图
砒霜是砷(As)的氧化物,但在自然界中,砷和硫(S)却是一对模范夫妻,经常抱在一起难舍难分,形成雄黄(As2S2)、雌黄(As2S3)、砷黄铁矿(FeAsS)和斜方铁矿(FeAs2)等化合物。
且不要说化合物,就连砷的化学符号As中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硫的符号S,二人真的已经好到“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的程度。
不过,砷和硫的这段姻缘,遭到了古人们的反对。可古代人化学学得不好,想要棒打鸳鸯也没什么好方法,就简单粗暴地把含砷的矿石砸碎,和木炭一起烧,最后烧出来的白色粉末就是砒霜了。
这种粗放式的制毒方法当然不可能完全拆散砷和硫,所以砒霜中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硫的成分。
不过,经过大火灼烧的硫仿佛没有了安全感,和砷的感情也变得不再牢固,银(Ag)一出现,硫就跟着它跑了,它俩在一起就成了黑色的硫化银。
这就是“银针验毒”的原理。
所以说,用银针试毒根本就不靠谱!原因很简单:有硫不一定有毒,有毒不一定有硫。
蝌蚪君手绘
所以说,如果你的银饰变黑了的话,不是你身体里毒素太多,而是你汗液里的硫和银饰亲密接触之后,产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微量的硫化银。
而银离子则复杂一些。
一方面,银离子可以杀菌。
今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阿波罗飞船上便用到了银。宇宙飞船的载重量非常有限,既要保证宇航员安全、健康,又要仔细权衡每一寸地方、每一克重量。在研究中,NASA发现,用银为水消毒是最合适的——只需极低浓度的银离子,便能有效杀菌。
银离子在临床上的运用也不少见,比如,遇到烫伤、烧伤,可以用含有硝酸银的绷带包扎,硝酸银中含有大量的银离子,可以有效保护伤口;对于尿道插管、呼吸道插管,有研究指出,往管壁上涂抹抗生素和硝酸银,可以显著减少感染。
看到这,肯定有人会问,既然银离子这么好,为何不见推广呢?
这就要说到银离子的另一面。
银离子的杀菌机制尚不清楚,光主流的说法就有四种,具体哪一种才是对的,还需要时间检验。
另外,银离子的代谢周期非常长。以常见的头孢类抗生素为例,其半衰期多在数小时间。即是说,用药几个小时后,体内的药物浓度便下降一半。与之相比,进入人体的高浓度银离子需要28天左右才能被完全清除。
机理不明、代谢缓慢,意味着不够安全。小剂量运用或者外敷尚可,常规运用就要仔细权衡了。
实际上,二十世纪上半叶,有不少患者接受过银离子治疗,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大剂量银离子,可能引起抽搐乃至死亡,口服则有可能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网络图
最后咱们来说说胶体银。
胶体银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保健品,由纳米级别的银组成,有人宣称它可以抗癌、治疗感染……对数百种疾病都有出色的功效。
关于这种产品,倒是比较清楚: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全世界最出名的医院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都表示,胶体银的任何一种功效,都还没有得到证实,长期、大剂量服用,还可能患上Argyria病、使皮肤变蓝。
所以,如果您购买的银制品纯度比较高,那么,它对健康不会产生什么作用,当然,它也不会导致疾病。如果您购买的银制品纯度比较差,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缓慢释放银离子,至于这些银离子的作用,就不太好说了。
参考文献
[1]The truth about colloidal silver[EB/OL]. Mayo Clinic, [2019-08-21].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consumer-health/expert-answers/colloidal-silver/faq-20058061.
[2]Snapshot[J].
[3]FEWTRELL D L. Silver: water disinfection and toxicity[J]. 2014: 53.
[4]Fewtrell - 2014 - Silver water disinfection and toxicity.pdf[J].
[5]MARX D E, BARILLO D J. Silver in medicine: The basic science[J]. Burns, 2014, 40: S9–S18.
[6]Marx 和 Barillo - 2014 - Silver in medicine The basic science.pdf[J].
[7]BARILLO D J, MARX D E. Silver in medicine: A brief history BC 335 to present[J]. Burns, 2014, 40: S3–S8.
[8]Barillo 和 Marx - 2014 - Silver in medicine A brief history BC 335 to pres.pdf[J].
[9]OOSTHOEK S. Nanosilver: Naughty or nice?[EB/OL]. Science News for Students, 2017-06-01. (2017-06-01)[2019-08-21]. https://www.sciencenewsforstudents.org/article/nanosilver-naughty-or-nice.
[10]ALEXANDER J W. History of the Medical Use of Silver[J]. Surgical Infections, 2009, 10(3): 289–292.
[11]Alexander - 2009 - History of the Medical Use of Silver.pdf[J].
[12]Colloidal Silver[EB/OL]. NCCIH, 2009-07-01. (2009-07-01)[2019-08-21]. https://nccih.nih.gov/health/colloidalsilver.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
作者:赵言昌
蝌蚪君有所改动
蝌蚪五线谱
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看直播时,听到这样的介绍。“买白毫银针,也不是看白毫越多越好,毫毛多茶汤会浑浊,毫毛少的汤水更清甜透亮。”听完后,感慨良多,这番话肯定不能轻信。道理很简单,毫浑≠汤浑。泡白毫银
横潭原创,头条首发分享茶事,敬请关注梁朝伟、章子怡主演的《一代宗师》中有这么一句台词:“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片中叶问掰饼的片段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那么对于白毫银针,您知道还有北路银针、南路银针的区分吗?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白毫银针就是福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兴许是因为物候已经进入冬季的缘故,到了下午,气温会渐渐凉下来一点点。这时候喝一杯温热的白毫银针,是极惬意的事。室内不太流通的空气,带来的那一丝丝烦闷感,在银针过喉的那一刻,便轻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大家都听过,白马非马。但却没有听说过白毫银针,非白毫银针。当然,白马非马,是逻辑学上的一朵奇葩。而白毫银针非白毫银针,却是不懂白茶的人,制造的一个关于白茶的冷笑话。某君,喝了村
同一株茶树上可以采下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三种品类,它们外形不一样,香气和滋味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而同一个品类之间,也有着各种不同,如白毫银针就可细分为荒野银针、头采米针、抛荒银针等。今天来说说荒野银针、头采米针和抛荒银针三者间的不同之处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袭,湘,黛,是宝玉生命中三个极为重要的女性。宝钗倒不在他重视的人排名前三甲里。就像他跟黛玉拌嘴时说的那样,"我跟姑娘从小儿就在一处,不承想姑娘现在大了,倒把什么外四路的宝姐姐玉
茶禅一味 道德一源茶养道—专业专注茶饮禅养之道文:送炭老翁(space97)白毫银针当有人跟你兴致勃勃地谈论武夷红茶如何的好时,他可能说的其实是大红袍;大红袍本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正是因为名字有“红”所以才会让一部分人误认为是红茶类。类似
以下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传说在古代,要知道食物里是否被人下毒就用银针扎两下,看看银针是否变黑,如果变黑了那食物里就被下了毒。很多的古装剧里也有这样的情节。但用银针试毒真的有用吗?中国古代有记载并且有名气的毒药主要有砒霜,鹤顶红,鸩酒。但因
文|奇史局编辑|奇史局一个17岁的小伙子因头痛难忍来到黑龙江省鸭江市的一家医院做检查。医生看了拍的片子后脸色大变,小伙子的体内竟然藏有四根银针!这是怎么回事?藏在心脏里的“针”2018年8月的一天,黑龙江省鸭江市医院来了一位特别的病人。这个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小时候,我和李麻花喜欢四处翻书看。不小心看了一些禁书。说起来,禁书这个概念,其实是个比较灵活的定义。就像罗翔老师口中的口袋罪一样,包罗万象,适应性极强。比如,每朝每代,能列位禁
在古装宫斗剧中,必不可少的桥段就是银针试毒了,主角通过身边经验丰富的前辈的指点用银针或者银钗试了试菜,银针变黑了说明有人要害她。如此简便又快速的测试方法,实在是居家旅行宫斗必备之物。那么银针真的有这么神奇,能够试出食物被下了毒吗?银针可以试
近年来随着白茶的广泛流行,很多人对白茶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但依然有不少人,对白毫银针的外观、滋味等有着类似的疑惑,甚至误解。在诸多问题中,问得最多的莫过于白毫银针的“毫”有什么作用?购买白毫银针时是不是只要看“毫”就行?下面,小编来一一为大
白毫银针属于什么茶?白毫银针是一种白茶,还是白茶中的高品质茶叶,这种茶的香味特别芬芳,滋味特别清鲜,外形特别挺直,满身披着银毫就像银针一般荧光闪闪,这种茶被誉为茶中的美人,白茶中的贵族,也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一种轻发酵茶。这种茶主要产自福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每年福鼎的春茶季,最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就是外省银针的入侵了。那些每年被移植到外省的白茶树们,在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生根,发芽,本能地发育出了自己的枝与叶。每年的春茶季,它们被自己的主
大家好,我是闻道,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古代以银针试毒的方法在中国的很多古装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银针试毒"的桥段:如果银针碰到食物后变黑了,就证明食物有毒,不能吃;反之,则说明食物无毒,可以放心食用。那么,"银针试毒"是真的吗,古人为什么